原型理论是怎么产生的?

[复制链接]
查看230 | 回复0 | 2023-9-4 18:29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原型”这个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,而是与柏拉图的“理式”、康德的“构架”相呼应的一个词, 来表现概念和事物间的中介性质,就像柏拉图把 “理式”作为真理的表现形式,而康德进一步启发,荣格把这种中介性引入到心理范畴。

“原型”看似只具有形式因素,其实它不仅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、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心理形式。荣格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替代“原型”的概念“原始意象”, 其实就是为了说明“原型”并非是空洞的, 也不是被动地等待人们去填充的一个模式, 而是像磁石一 般吸引相同经验从而变成形态各异的“原型”的一 种“元”模式。

在将集体无意识理论用于文学分析时,荣格 引入了“原型”这一概念。在荣格众多的原型中, 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型有四种 :人格面具、阿尼玛和阿尼姆斯、阴影、无意识自我。

这里对原型中的“阿尼玛”和“阿尼姆斯” 做一论述,“阿尼玛”和“阿尼姆斯”其实是男性 和女性中存在的异性人格部分。这种双性同体现象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, 即一个男人无意识中的女性特点和一个女人无意识中的男性特点,只是占更大数量的基因成为性别决定中的决定因素, 但数量占比较小的性别基因也不会消失, 而是潜存于人的意识中成为相反的性别品质。

在荣格的《心理学与文学》这本书中对“阿尼玛”和“阿尼姆斯” 的原型内涵有三点论述 :

“第一,‘阿尼玛’是男人 心理中的女性一面,‘阿尼姆斯’是女性心理中的 男性一面 ;

第二,‘阿尼玛’和‘阿尼姆斯’都是 集体无意识原型, 必须通过具体的情境去激活, 才能注入具体内容 ;

第三,‘阿尼玛’和“阿尼姆斯’ 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两重性,关键看如何去将积极力量整合到整体人格结构中去。”

这两种原型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意识深处, 只是因为社会文化的限制和制约并不会明确地表现出来。“阿尼玛”往往表现出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、焦虑的形象, 而“阿尼姆斯”则可以缓解焦虑、表现出镇定特点,可见“阿尼玛”和“阿尼姆斯”原型在文学作品人物性格的分析上提供了心理学层面上的新角度。

“阿尼玛”和“阿尼姆斯”都是埋藏在两性深层意识结构中的, 它们在内部必须保持平衡,才能不因一方过于膨胀而导致人格分裂, 可有时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中又可能因为一方的突出而极为出彩。但是如果二者不能平衡导致人格分裂,“集体无意识”就会冲破潜意识层而成为支使个人行为的有意识,更愿意以偏向的意识倾向做出行为反应,这就会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个性主义。

而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此种特性的人物形象就会比普通人物形象离奇、复杂, 使得人物的双性特征更加突出,表现在男性人物身上就是过分的优柔寡断、悲天悯人,女性人物形象则是刚毅勇敢、胆识过人, 这种人物形象往往会带给读者出其不意的观感, 使作品具有源源不断的话题性。

但原型不拘于荣格提出的这五个具体的模式,因为原型它有自身的表达方式, 它的涵盖面更广, 一般来说“原型”大都会采用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, 用相似的东西, 来阐明未知,比如即兴演讲中的人物塑造。其中的奥义更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完成, 其中有着比象征物更加深远的含义。

比如,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形象、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穆桂英形象,都体现出文学作品中对双性多元人格的追求, 使人物更加饱满并具有冲击力, 这也是文学作品能成为经典的表现,人物形象背后潜藏的奥义与中国儒释道三家 文化的“集体无意识”密切相关。因此人们能够一 直对人物形象有层出不穷的经典化、多元化阐释, 人物形象真正生动起来, 在不同的时代都能获得新 的生命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892

主题

-1

回帖

3191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3191